
尊敬的徐显明先生,尊敬的韩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山大法学院的老师、同学、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齐鲁大地钟灵毓秀,圣人故里英才辈出。在这个烹茶温酒的温馨日子里,受邀参加山大法学学科复办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我倍感荣幸,特别是看到显明先生和许多老师等老朋友们更加感到高兴。在此,我谨代表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法学学科,向山东大学法学院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四十年来持续为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进步竭心尽力的山大法学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山大法学学科肇始于20世纪初的山东政法学堂和山东法律学堂,1980年,山东大学复办法学学科。四十年来,在乔伟、徐显明等先生的带领下,一批批山大法学人潜心学术、笃志办学、追求真理,塑造了山大法学院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山大法学院的时代辉煌。
四十年来,山大法学学科始终秉持“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校训,崇实求新,厚积薄发,根植齐鲁,服务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就了一所备受尊重的法学院;四十年来,山大法学学科薪火相传、立德树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法兼修、善思笃行的法治人才和社会栋梁,涌现出一大批行业先锋和领军人物,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坚实的保障。那么这四十年,山大法学院惟实励新、砥砺前行,见证了祖国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了新时代改天换日、蒸蒸日上的法治建设。作为同行,我们对山大法学学科的发展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诚挚的祝贺。作为兄弟院校,我们更为山大法学院卓越的办学成绩感到骄傲。我们相信,在言敏书记和长军院长的带领下,山大法学院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和更加非凡的成就。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1983年,在吉林大学法律系任教的乔伟先生南下加入山东大学法学学科,乔伟先生的南下既开启了山大法学学科建设的新篇章,也从此将山东大学法学学科和吉林大学法学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四十年来,两院一直同气连枝、荣誉与共,不仅在教书育人领域是交流频繁、深度合作的伙伴,在学科建设道路上,也是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的袍泽。1985年,山东大学法律系接收了第一批法学研究生,这些山大法学研究生教育的黄埔一期,由乔伟先生带领到吉林大学申请学位。同样是1985年,显明先生从吉林大学来到山大任教,显明先生的加入,我们想一方面为山大法学学科的发展定向把航、注油加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两院的联系与感情,两院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正像刚才王轶校长讲的,显明先生与张文显先生、郑成良先生共同师从吉林大学法学院著名法学家王子琳先生。三位先生因共同倡导权利理论而被尊称为“中国法学法理学的三剑客”。他们提出的权利理论,领新时代法学研究风气之先,不但使权利理论成为吉林大学法学院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的学术底色,那么而且使两院当然地成为我国法学界传播权利理论的思想基地。在三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想,中国法学研究走出幼稚、实现转型,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完成了中国法学理论范式的更新和方法的变革,同时也极大地引领和推动了中国当代法律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乔伟先生、显明先生之后,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在山东大学法学院工作的教师中,还有在吉林大学受过教育的申政武教授、肖金明教授、王德志教授、郑智航教授、于永宁副教授、潘林副教授等人。我想这些老师用他们的经历成就了一个个在吉大成长、在山大发展的经典案例。今后,我们愿意与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如既往地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两校的学子打造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吉林大学法学院地处北纬42度区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昂然挺立的长白山、奔泻而下的松江水,地广山高、四季分明的地域特征,激荡出吉大法律人对自我、对世界、对人类的沉静思考和深刻洞见。显明先生也多次讲,在吉林大学,他是唯一一个以五分毕业的学生,那么也正是在吉林大学,显明先生积累了丰厚的理论资源。我们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区域沉静思考、深刻追问,结出了法学基础理论的累累硕果,也做到了基础扎实、作风朴实、为人踏实的吉大法学人精神面貌。山东大学法学院地处泰山脚下、黄海之滨、中华儒家的千年道统,涵育出山大法律人淳厚质朴、低调隽永的学术品格,也形成了以人为本、与法同行的鲜明性格。那么这一点,我们在与山大的教师——特别是在昨天接触到我们各位志愿者同学,我们觉得他们已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前面所讲的山大法学院的鲜明性格。
山东和吉林,黄海之滨与长白山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相距一千四百多公里的两所法学院,自四十年前便同舟共济、血脉相连,因中国法学和法治的繁荣兴盛而同频共振。在创新开放合作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愿努力塑造各自的比较优势,与包括山东大学法学院在内的国内外兄弟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齐力划桨,乘风破浪,共同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巨轮驶向更美好的彼岸。
各位同仁,我们处在中国法治发展最好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必将迎来法治建设的大发展、大进步的春天。处于这样的时代,我们愿意与山东大学法学院以及全国各法学学科的教育者、建设者一起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传承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再一次向山大法学学科复办四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祝山东大学法学院趁着复办四十年的东风,再创新业,再续辉煌,成就山大法学灿烂的未来!祝山大法学院全体师生不断进步、业有所成;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山大校友身体康健、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文图来源:山东大学法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