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reseac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全文(中英文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全文(中英文版)文章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法发〔2022〕3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

  • 民事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
    民事纠纷证据运用与裁...

    民事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 本丛书共包含五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劳动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离婚纠纷:证据运用...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8月1日上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侯德斌副教授、中心秘书郝乐一行三人...

  •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 2022年3月13日晚6点,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李晓倩副教授、姜楠副教授、龚浩川老师、齐...

  •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2022 年2月11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的通知》,通过自主申报、专...

  •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范锐平到吉林大学调研  对中心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政...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官网        原文标题:吉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范锐平到吉林大学调研 作者:记者 张宏伟 郭倩君      编辑:陈钊     摄影: 记...

  • 中心正式成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B类试点实验室
    中心正式成为吉林大学...

    2021年8月,经机构申报、学院推荐、学校专家组评审,中心正式成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B类试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孙良国教授、民法博士研究生徐恋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损害赔偿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11/28 中心动态 浏览:

2017年11月25日,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办,武汉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学评论》编辑部承办,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一届“中国损害赔偿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系国内首次以损害赔偿为主题的研讨会,分为“可赔偿损害的范围”、“损失的计算方法”、“赔偿责任构成与抗辩事由”、“违约损害赔偿”四个单元。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湖北省各级法院系统、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等实务系统工作者共40余人与会,我院孙良国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徐恋应邀参加,并作主题汇报,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好评。

孙良国教授在第四单元做了题为“违约条款的意义——恒大与日产之争的合同法解读”的主题汇报。从恒大集团与东风日产的“胸前广告”之争出发,分析了违约条款的意义。认为单纯违约条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赋予当事人藉由支付违约金进而摆脱合同约束的权利。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有明确的约定时,这种权利的存在基础才是合理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或者法律明文规定,更优越的救济当为合同法所规定的实际履行而非损害赔偿。

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徐恋在第一单元的讨论中做了题为“侵权财产损害赔偿范围确定之逻辑进路论纲”的汇报。认为完全赔偿原则与有限赔偿原则区别的本质在于限定赔偿范围的要素多少不同,从学说传承、司法实践等角度考虑,侵权财产损害赔偿应当坚持从完全赔偿原则的基点出发。在完全赔偿原则下,侵权财产损害赔偿范围确定历经损害的认定、损害的限定和损害赔偿的裁定三个阶段,从而最终确定侵权财产损害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