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

前沿资讯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为吉林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作专题辅导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为...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为吉林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作专题辅导2025年7月2日至4日,省委政法委举办“全省政法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成功中标国家数据局2025年重大课题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成...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成功中标国家数据局2025年重大课题近日,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公布国家数据局2025年重大课题委托研究入选公告,由吉林大学司法数据...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法学专家学者座谈会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受...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法学专家学者座谈会2025年1月1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法学专家学者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当...

  • 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现代化: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论坛征文获奖名单
    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现代...

    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现代化: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论坛征文获奖名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现...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8月1日上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侯德斌副教授、中心秘书郝乐一行三人...

  •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

    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 2022年3月13日晚6点,蔡立东教授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疫情防控交流会,李晓倩副教授、姜楠副教授、龚浩川老师、齐...

  •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

    中心获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2022 年2月11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的通知》,通过自主申报、专...

  • 中国法院判决的大规模数字化:在中国法律领域如何使用数据文本

    中国法院判决的大规模数字化:在中国法律领域如何使用数据文本

    相关推荐::2017/11/09浏览次数::

    中国法院判决的大规模数字化:在中国法律领域如何使用数据文本 本文来源:吉大司法数据      翻译:王怡聪 Mass Digitization of Chinese Court Decisions:  How to Use Text as Data in the Field of Chines...

  • 智慧法院建设:实施原则与制度支撑

    智慧法院建设:实施原则与制度支撑

    相关推荐::2017/05/01浏览次数::

    智慧法院建设:实施原则与制度支撑 蔡 立 东 [摘要] 智慧法院(w-Court)就是更懂、也更能满足法官和诉讼参与人需求的法院,其比较优势在于:便利当事人参加诉讼,实现阳光司法;改进司法水平,解放司法生产力...

  • 执行模式智能化有效解决执行难

    执行模式智能化有效解决执行难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于群  任宗理【摘要】 信息化的广泛运用已经对执行模式和执行工作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执行办案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人力外出跑腿执行为主向依靠信息化手段网上执行为主的转变。但执行信息化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还不能有效解决执行难,还需要不断地升级完善,尽快达到智能化的程度,才能实现执行模式的根本转变。执行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升级完善的系统。智能执行模式就是与传统人工执行模式相...

  • 以案定编与法官员额的模型测算

    以案定编与法官员额的模型测算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屈向东【摘要】 实行法官员额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应当立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现状和法官工作实际,又必须依托科学严谨、全面翔实的数据分析。但现有研究大多焦聚于“谁来当法官”的任职资格分析,却多少忽视了“需要多少法官”这一前置性问题。为了提高法官员额配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借鉴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建模方法,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将法官工作量作为确定法官员额的唯一解释变量,而后建立以案件类型、工作任务、...

  •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以数据及其运用为中心的探讨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以数据及其运用为中心的探讨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何挺【摘要】 实证研究数据的核心内涵在于研究者基于自身经验的直接发现,其外延应基于这一核心内涵延展,而不受形式、载体等外在表现的过多限制。用数据进行测量是实证研究的基本观念,测量的实施需要经由概念化、操作化。刑事司法领域的测量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开展科学有效地直接测量,是实证研究的核心环节和难点。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涉及的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能够提供很多观...

  •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反思与重构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刘广三    李艳霞 【摘要】 构建刑事速裁程序是司法实践中优化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是化解简易程序提速难困境的切实需求。构建刑事速裁程序可以从域外省略式审判程序立法中寻求借鉴,从我国司法诉讼制度改革和诉讼实践中寻找基础。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一年来虽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速裁程序适用案件范围过窄等立法缺陷和司法实践不足。构建刑事速裁程序应健全侦、诉、审、执、司的联动机制,完善刑事...

  • 我国犯罪治理的大数据与大趋势

    我国犯罪治理的大数据与大趋势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卢建平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从多源、分散的大数据中发现趋势、找出规律,科学治理犯罪,这是本次讲座的宗旨所在。在切入正题之前,有两个前提问题需要交待清楚。第一,为什么需要犯罪统计?犯罪统计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犯罪状况,科学地治理犯罪,并对犯罪治理的业绩进行科学评估。第二,为什么强调犯罪治理?对于犯罪,通常我们是在打击、惩罚、预防视角上进行探讨的,但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并没能有效地控制...

  • 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徐汉明  王玉梅【摘要】 国家确定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的目标,给全面推进司法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司法管理体制改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形成了大批富有见地和成效的研究成果。现有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从其内容层面主要涉及司法管理基础理论、司法组织管理、司法人员管理、案件管理以及司法财物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管理制度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在不同学术观点的...

  • 互联网+时代“软法之治”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软法之治”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马长山【摘要】 互联网+不仅带来了一场商业革命,也促发了“软法革命”,使“软法”承担起重要的“软法之治”的历史使命。然而,“软法”也存在着价值偏好、解纷效力、规则冲突、优势地位、私人腐败、公信不足等问题和局限,因此,需要完善“软法之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进而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社会动力和深层根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探索共享经济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已成为当下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

  • 对法律“信息乌托邦”的现实考察与应对策略

    对法律“信息乌托邦”的现实考察与应对策略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刘丽君【摘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肇始,由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有关法律研究的素材和方法的法律文献资讯像其它学科一样,也相应地呈现出新的态势。中国的法律研究不可忽视这个新兴领域,因为它体现了并极可能是把持未来法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层面。全球尤其是“法律开放获取”运动对建立法律原始资源和二次资源的全球性数字法律库,进而使法律人和普通公民达到无疆域限制的法律文明的交流努力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

  • 大数据背景下的“盗抢骗”犯罪及打防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的“盗抢骗”犯罪及打防对策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刘鹏【摘要】 当前“盗抢骗”犯罪总量居高不下,地缘性团伙犯罪突出,犯罪手段复杂多变,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此类犯罪打击及预防的难点主要表现为案件发现难、突破难、取证难、证明难、诉讼难、追赃难。在大数据背景下,打击“盗抢骗”犯罪应树立以刑侦专业情报研判为基础的精确打击意识、以小串大整体打击的经营意识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意识,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专群结合机制;管控...

  • 于志刚、李源粒: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

    于志刚、李源粒: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于志刚   李源粒来源:本文系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和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由于志刚确定主题框架、撰写第三部分、审定全文,李源粒撰写第一、第二部分。从信息安全角度看,大数据是指规模和格式前所未有而又相互关联的大量数据,搜集自企业的各个部分,技术人员可以对它们进行高速分析。大数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