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为吉林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作专题辅导2025年7月2日至4日,省委政法委举办“全省政法领导干部深入...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成功中标国家数据局2025年重大课题近日,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公布国家数据局2025年重大课题委托研...
-
中心主任蔡立东教授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法学专家学者座谈会2025年1月1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法学专家学者座谈会,最...
-
民事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 本丛书共包含五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劳动纠纷:证据运用与...
-
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现代化: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论坛征文获奖名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
-
白建军:基于法官集体经验的量刑预测研究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本文经白建军教授授权发布作者简介白建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法律实证分析方法、犯罪学、刑法学、金融犯罪等。内容提要 各种法定量刑情节在具体个案中有各种可能的组合,但对于多情节案件如何量刑却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此类案件的量刑结果不确定。以十四万余交通肇事罪案件为样本,对其量刑进行确定性检验发现: 通过限缩量刑情节的裁量幅度,可以...
-
犯罪地图的公开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作者:单 勇 文章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1]“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2]对传统的犯罪治理模式带来深刻影响,信息化技术构成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新动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犯罪制图应用成为...
-
“互联网+”背景下的司法信息公开研究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温泽彬 李劭申【摘要】 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法释〔2013〕26号)的实施为标志,司法信息的网络公开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司法公开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增强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各地人民法院按照司法公开的六项内容和标准,采取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创新方式,以适应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本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100所示范法院(包括高级、中...
-
蔡立东:科技+法律,改变法律职业的生产方式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这也就给我们法律职业带来了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巨大可能。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重新定义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未来,互联网将引领法律职业的变革,也将对法律服务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公布的裁判决文书已达两千九百余万份,这些裁判文书蕴含着我们中国人解决具有中国背景问题的高超智慧,也隐藏着我们这个民族最深...
-
我与吉林大学法学院(下)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蔡立东,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1991级法学院研究生全家福 ▲蔡立东在口述中提及的“经济法五常委” ▲蔡立东与其研究生导师崔建远教授的合影 我们常说,我们是代表中国法学与...
-
我与吉林大学法学院(上)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蔡立东,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常说,我们是代表中国法学与法治未来的一群人。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历史,展望更远的未来。那么,这样一群人应当往何处去?应当如何行走?应当...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与问题
相关推荐::2017/01/14浏览次数::
郭 叶 张 洋 【法宝引证码】CLI.A.092132 【学科类别】司法 【出处】《中国案例法评论》201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15年 【中文摘要】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得以确立之后,有关该制度的讨论即由制度构建层面转向了司...
-
论作为“超羁押手段”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相关推荐::2017/01/04浏览次数::
郭烁【摘要】 当前距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已三年有余,基于多份实证调研材料数据发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依旧没能走出“或者不予适用,或者侵犯人权”的怪圈。监视居住,尤其是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或许已成为比逮捕更严厉的,现行制度下很难找到制约、审查手段的羁押措施。这种尴尬司法实践的形成,是立法导致的、制度性的。另外,原先存在于部分学者心中的那种“改良”该制度的构想,被三年多来的现实证明只是立法的一厢...